市卫计委副主任汤冬华 在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培训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7.07.13
汤冬华
(2017年7月5日)
根据会议安排,简要总结2017年1-6月医改工作,安排2017年工作。
一、1-6月工作进展情况
(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3月24日,举办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工作培训班,组织区县(市)和市直公立医院对2016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进行自我评价。4月6-7日,省医改办组织对市本级、桃江县医改工作进行现场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与自评结果基本吻合。主要扣分指标:一是卫生计生财务年报中的考核指标,指标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占比较上年增长。我市2016年44.76%,2015年46.77%,下降2.01%。指标二:医院百元医疗收入(含药品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下降,在25元以下。市中心医院25.87,南县人民医院27.20元,安化中医院26.19元,安化县第二人民医院25.02元。指标三: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卫生材料、检测检验收入)占比较上年增长,且占比不低于35%。我市2016年23.17%,2015年 20.09%。指标四:医疗费用增幅控制,2016年控费目标为10.8%,实际增长的幅度为16.09%。二是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标:城市公立医院达到30%,我市城市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病例不足20%,其中市中心医院仅6.4%。
(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核心数据监测。2017年1-5月,全市17家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总收入同比上升10.2%,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同比上升0.7%,药品总收入占比同比下降3.3%。17家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总收入同比上升12.4%,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同比上升6.0%,药品总收入占比同比下降7.2%。医院综合改革核心数据总体趋势向好。
(三)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市卫生计生委积极配合人社局等部门制定医改配套政策《益阳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明确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住院起付标准,形成了从基层到市级医保报销比例逐渐降低的阶梯次序。实现了分级诊疗制度上的保障和引导。
(三)医联体试点工作进入快车道。医联体建设工作已列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4月,市卫生计生委配合益阳市审计局完成了市直属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有关重要事项的审计调查;3-6月,市卫生计生委、桃江、赫山、南县先后考察学习了安徽省天长市、福建省厦门市医联体建设和家庭签约服务工作;5月,市卫生计生委完成了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调研;5-6月,市医改办组织开展全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基本情况调研。在调研与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市卫生计生委制定了《益阳市推进综合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现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6月13日,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医联体建设推进会议,成立了益阳市综合医疗中心,明确在赫山区、南县开展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工作试点。试点工作于近期启动,10月份其他区县(市)将全面启动医共体建设工作。市综合医疗中心设市中心医院,通过以市中心医院为龙头,以县级综合医院为主体,构建市、县、乡、村协调配套的市域医疗服务体系。
(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步推进。市卫生计生委为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落地,具有可操作性。一是召开区域卫生规划体系建设协调会,明确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纳入综合医改重要内容,确保与其他医改项目相协调,同部署、同推进,成为分级诊疗的重要引导。二是落实经费保障,与市人社局、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制定《益阳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收费标准和分担比例指导意见(试行)》,明确签约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共同分担。
(五)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4月18-28日,组织了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进行药品采购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联合相关部门,转发了省里文件,要求全市范围的公立医疗机构(含村卫生室)10月1日起,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
1-6月,各区县(市)医改办和市直公立医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深化医改任务艰巨:药占比等医改核心指标存在较大差距,涉改医院运行压力较大,医疗资源尚未实现有效下沉,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进展缓慢,医疗费用控制目标与我市医疗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等。医改进入攻坚决胜阶段,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必须集中力量,以更大勇气、决心和智慧来推进改革。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今年医改工作的重点是全面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五项制度建设,实施“立柱架梁”各项任务。
(一)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9月30日前出台《益阳市综合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益阳市综合医疗中心建成并取得明显成效,赫山区、南县各建成1个有明显成效的医共体。启动市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和其他区县(市)医疗共同体建设工作。同时,要规范家庭签约服务团队,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不断提高乡村医生收入水平。
(二)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改革。医保在“三医联动”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具有发动机作用,要作为医改重中之重来抓。加快推进以总额控制为基础的多种付费方式改革,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今年底前按病种付费达到100种以上。要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合理拉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间报销水平差距,增强在基层看病就医的吸引力,引导参保患者有序就诊。要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引导医联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
(三)全面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7月31日前,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参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医院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完善财政补偿、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机制,加快转换医院运行机制。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工资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引导医疗机构不断提升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到2017年底,全市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在10%以下,药占比总体下降到30%以下,百元医疗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
(四)逐步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10月1日,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加快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上公开交易。解决好低价短缺药品问题,制定重点短缺药品清单,建立常态化药品储备制度。建立医联体内统一的药品招标采购、管理平台,形成医联体内处方流动、药品共享与配送机制。
(五)扎实推进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建立医疗服务综合监督管理平台,加大医疗卫生行业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开大处方、收受药品回扣、挤占挪用、骗取套取、违规收费等违法违纪行为。配合省里开展医疗保险基金安全管理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将深化医改进行重点研究部署,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协调、一抓到底。建立健全“三医联动”工作机制,落实将医疗、医保、医药工作调整为一位政府领导分管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医改办的统筹协调作用。
(二)明确部门职责。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联动互动,及时出台配套文件,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保证改革措施有效落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体制机制创新。要按照市医改办的统一部署,将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部门,明确时间节点。
(三)加强督查评估。各区县(市)要将医改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医改工作效果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方法,综合评估质量、安全、效率、经济与社会效益等因素,严格落实责任制和问责制。市深改办、市政府督查室将分别于7月底、1月中旬组织对区县(市)和市直公立医院医改工作督查;12月底,市医组织对区县(市)医改工作绩效考核。
(四)强化宣传培训。各区县(市)和市直公立医院7月12日前要完成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全员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充分发挥公共媒体作用,加强对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的宣传,提高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引导群众改变就医观念和习惯,逐步形成有序就医格局。